医患之间共享财富
是并肩与病魔对抗的战友
更是彼此信任的伙伴
医生用专业驱散患者的病痛
用温暖抚平他们的焦虑
患者则以理解与配合
成为治疗过程中最坚实的支撑
成就了一段段暖心的故事
六面锦旗串起重生路
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康复医学科,患者侯先生携家人郑重地捧出六面定制锦旗,将“微雨中半开的花”“夜空中最亮的星”等饱含诗意的赞语,献给冯宇萌、严晶晶、张雪、陈德康、白成建、赵卫锋六位康复治疗师。“请务必转交给团队,没有他们共享财富,就没有我今日的正常行走与自主饮食!”这位重获新生的教师哽咽地说道。
展开剩余86%今年6月,宜城的侯先生突发脑卒中,导致吞咽困难、半身瘫痪。襄阳市中心医院南院区超早期康复团队火速介入,吞咽治疗师冯宇萌精准评估,手法治疗师白成建定制方案。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侯先生可发声进食、抬动患肢。转至东津院区后,PT(运动疗法)治疗师陈德康、OT(作业治疗)治疗师张雪、ST(言语吞咽)治疗师严晶晶接力对侯先生实施康复治疗,一个月后他已能拄杖行走、自主进食。当转入宜城康复科联体时,襄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派驻治疗师赵卫锋早已备好延续方案。“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守护,让我重获新生!”侯先生感慨道。
5天出院告别腰疾,七旬老人锦旗致谢医术精
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71岁的吴奶奶及家属向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石义华与管床医生施玉博赠送写有“医术精湛 服务优良”的锦旗,感谢二人及医护团队诊疗时的专业用心。
今年2月,吴奶奶因腰椎间盘突出伴左下肢疼痛、小腿麻木等症状10月余,日常活动受严重影响,慕名来该院骨科就诊,石义华以“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收住骨科,后带领施玉博团队完善检查,制定方案,手术1个半小时顺利完成,切口仅7mm,术后患者症状缓解,5天出院。经过半年的康复,患者之前的不适症状已完全消失,生活回归正常。为表达对石义华、施玉博及骨科一病区医护团队的感谢,患者特定制锦旗,亲自送到两位医生手中。
“医术精湛 very骨德”
80多岁的老爷子因粗隆间骨折入住襄阳市中医医院创伤骨一科,因年龄较大、基础病多且身患癌症并刚刚做完手术,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希望通过风险较小的保守治疗使骨折愈合。老爷子的身体条件使得保守治疗相对缓慢,看着病室的病友来来回回换了几茬,全部经手术治疗康复回家,老爷子与家属决定手术治疗。创伤骨一科主任付红军根据老爷子身体情况联系了重症医学科,并严密制定手术方案。手术顺利,老爷子在重症医学科度过术后两天危险期后,转至创伤骨一科,不到一个星期康复出院。
老爷子与家属对创伤骨一科的医术医德非常满意,感谢高兴之余,用眼下非常潮的流行语“医术精湛 very骨德”制作锦旗,赠送给付红军及创伤骨一科全体医护人员,以表感谢。
小伙手写千字感谢信 将白衣天使比作“太阳”“月亮”“星星”
“太感谢您,不仅治好了我的病,更让我重拾信心!”7月21日,刘俊 (化名)来到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将一封亲手写下的千字感谢信送到了皮肤科主任陈娟的手中。在感谢信中,刘磊细细数着医护团队的付出,并将医护人员比作“太阳”“月亮”“星星”。
六年前刘磊头部反复长疮、严重脱发,在杭州工作期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还因长期病痛叠加压力出现抑郁倾向,今年过年辞掉工作。后经亲戚推荐来到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找到了该科主任陈娟。接诊时,陈娟不仅分析了其病情,也敏锐地发现了他心中的焦虑和不安。30分钟的接诊中,刘磊打开了话匣子,将六年的遭遇“倾泻而出”。陈娟分析其病情与情绪有关,根据“态靶辨治”理论为其定制“身心同调”方案,采取火针、头皮微针治疗。小伙每次来治疗,医护团队都会留足20分钟沟通,还辅以疏肝解郁安神药。不到一个半月皮疹消失,八周后头发重新生长,目前刘磊病情缓解并重新找到工作。
2分钟“闪电竞速”抢回心梗患者
“请帮忙找到救我丈夫的医生,我们一定要送上锦旗表示感谢!”8月12日晚,心怀感激的家属特意致电急救中心调度科。
“杜医生,这面锦旗代表我们全家的救命恩情!”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当天,在襄阳市急救中心中原路急救站内,毛先生的爱人手持锦旗,紧紧握住急救组长杜延的手,将这份特殊的“节日礼物”,献给危急时刻挽救丈夫生命的急救团队。
8月10日13时22分,襄阳市急救中心调度台接指令:需转运高新区某医院一名“胸痛待查”患者至襄阳市中心医院南区,中原路急救站30号车出车,组长杜延凭经验判断可能为高危病症,他当即召集团队人员备好除颤仪、急救药品,嘱咐驾驶员拉响警报,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13时41分急救车到达时,刚做完检查的毛先生突发室颤失去意识,杜延立即冲上前进行胸外按压并指挥抢救,2分钟后监护仪上终于出现微弱的自主心率,毛先生的手指微微颤动,缓缓睁开了眼睛。因患者刚脱离危险且长途转运风险高,杜延与家属和转出医院沟通,让患者先留在本院稳定生命体征,待心率回升后再转诊。直到毛先生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杜延才带着团队悄悄离开。随后毛先生成功接受急诊PCI手术,8月18日康复出院。
92岁患者的感谢信:100分!
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纸短情长,患者家属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主治医师郝先泽的感激之情。信中特别提到:“医疗服务很到位,满意度100分!”
患者王奶奶92岁,有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病史且做过冠脉支架手术,此前因食欲不振、精神差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时发现急性脑梗,后转入神经内三科,治疗期间王奶奶拒绝进食、不配合治疗还多次拔留置针。面对这样的“棘手”情况,主管医生郝先泽未退缩,查房前提前查阅患者检查结果等数据,查房时耐心向家属解释病情,夜班优先查看病情不稳定患者,其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患者家属深受感动。为了表达感谢,患者女儿李女士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郝医生心系病人,对每个病人都一视同仁。”王奶奶的家属中有一位退休医生,她动情地说:“作为同行,我深知医护工作的艰辛。老人这么不配合,他们还能保持这样的耐心,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些故事
不用刻意修饰文字
也让人内心滚烫——
因为它们裹着患者康复后的真心
也映着医护日常里的坚守共享财富
发布于:北京市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