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张小玲 深圳近日发布《关于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的通知》中,龙华区表现亮眼,21家企业成功入选,新增数量排名全市第三,同比增长10倍多。获得“市级单项冠军”称号的制造业企业,可获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此次龙华区入选企业的区域分布呈现独特格局,与商业 “南旺北淡” 的格局形成鲜明反差。大浪街道、观湖街道、民治街道表现突出,共 16 家企业入选,占比超过 76%。
对龙华区的街道来说,随着深圳产业发展战略重心向龙华区转移,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的机遇,龙华区各街道立足工业只是发展的基础,要面临着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契机,也不得不直面转型期的阵痛与诸多挑战,开拓新的发展赛道,充实经济发展矩阵,方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紧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时代机遇。
龙华21家企业入选市制造业单项冠军 同比增长10倍多
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的通知》。其中,龙华区表现亮眼,21家企业成功入选,新增数量排名全市第三;加上第一批入选的2家,累计23家,总数量位列全市第四,同比增长10倍多。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被称为“工业第一城”的深圳,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54064.45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409.13亿元,继续排名全国“双第一”。这不仅意味着,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也意味着,深圳成为全国首个5万亿工业大市。
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培育优质企业的决策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圳于2024年修订出台《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管理办法》。2023年,深圳公布第一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共遴选15家深圳企业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5种产品获得单项冠军产品。
市级单项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或工艺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经营业绩稳健和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单项产品(生产性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国内行业前列的企业。深圳借此梯度培育一批制造业优质企业,引导和推动深圳企业扎根制造业细分行业精耕细作,专注于细分行业产品(生产性服务)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核心竞争力,突破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环节,提升深圳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原则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市级单项冠军遴选工作,市级单项冠军称号有效期为3年。对纳入单项冠军企业库的企业给予支持并引导企业持续创新研发,推动企业稳妥开展国际化经营,持续开展产融对接,促进企业所在集群的产业链协同联动,不断提升人才集聚能力和培养水平。
根据2024年发布的《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称号的制造业企业,可获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获得“市级单项冠军”称号的制造业企业,可获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入选企业个个有技术“绝活” 国际市场占有率高
此次龙华区入选的21家企业包括汉王友基、创想三维、爱图仕、格瑞普、量能科技、安保医疗、中科飞测科技、翰宇药业股份、捷顺科技、润天智数字设备、轴心自控技术、格林晟科技、汇北川科技、联得自动化设备、国药集团致君深圳、丰润达科技、欢创科技、国瓷永丰源、世宗自动化设备、微克科技、北芯生命科技股份等乐众盈,覆盖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用耗材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这些企业个个有绝活,在各自行业的“小领域”做出了“大文章”,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技术一流、效益良好。
其中,中科飞测、翰宇药业、创想三维等多家企业还是“双料冠军”,在入围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名单前,就已入选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例如,作为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代表企业之一,中科飞测凭借其在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的突破性创新,成功上榜2023年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作为消费级智能3D打印机领军企业,创想三维获得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立于2008年的轴心自控,获得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作为锂电池生产中段装备的领军企业,格林晟科技以“锂电池叠片机”名列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中科飞测科技是以海外留学归国的研发和管理团队为核心、自主研发和生产工业智能检测装备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检测技术在行业处于国际前沿地位,检测设备在高端市场实现设备的国产化。2017年中科飞测获得微电子所投资企业显著产业化进展奖,中科飞测出货量成倍增长,全面进入先进封测市场。企业自主研发针对生产质量控制的世界领先的光学检测技术,以工业智能检测设备为核心产品,目标成为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检测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
作为中国流体自动化领域首屈一指的制造商,轴心自控技术专注于流体控制设备及智能制造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配套服务。企业目前在观澜街道有两家公司,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企业订单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订单占比30%-40%,在苏州、重庆、天津等地设有以售后服务为主的分公司,生产集中在深圳龙华片区。企业专注为全球高端制造提供行业领先的精密点胶解决方案,适用于精密点胶、点胶检测、等离子清洗等工艺,应用遍布通讯电子、SMT/EMS、家电、太阳能、汽车电子、军工、半导体、医疗器械等行业,产品销售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华为、oppo、vivo、苹果、特斯拉、鱼跃等知名企业的点胶设备战略供应商。
“企业在精密点胶及智能制造自动化领域申请相关申请知识产权超300项,掌握从非接触式点胶到喷射、气动、多自由度、五轴、压电、视觉、检测等核心技术。”轴心自控技术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国内首创喷射式点胶技术和五轴联动点胶设备,以点胶阀技术、平台技术和运动控制软件为技术支撑,自主研发的精密薄膜涂覆设备及半导体芯片封装点胶设备实现了“补短板”“填空白”。同时,加强基础研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轴心自控已经形成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和后端组装四大业务方向并线发展的组织架构,产品获CE、SEMI、ETL、RoHS、REACH等认证。公司还先后荣获了第二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020年)和第二批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2021年)、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22年)、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复审)、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2020年)、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019年)、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2020年)等多项荣誉资质,同时也是龙华区总部企业、工业产值百强和中小微创新百强。
深圳市格林晟科技专注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自动化装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大客户覆盖率95%以上,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IPMS认证,获得ISO质量体系认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多项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等。企业在深圳、苏州、安徽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并在深圳、苏州、武汉等地设有销售和技术服务中心。
深圳市丰润达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以数据传输为核心的物联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企业,在牢固树立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成为网络通讯设备领域的全球领先品牌,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为将安防传输领域推向新高度,深圳丰润达科技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安防传输生态系统(RunOS生态系统)。”丰润达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并在中国大陆30余个省会城市均设有销售和服务中心,同时在德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波兰、新加坡、香港、印度、越南和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直属代表处,截止目前,丰润达HORED产品已应用于全球120多个国家,总计6000多万件。
此外,深圳市安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急救与生命支持领域20余年,自主研发的智能转运呼吸机、自动心肺复苏仪等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深圳汉王友基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数字绘写技术核心优势,打造Xencelabs、XPPen、ugee三大品牌,产品累计销量突破两千万,以创新产品赋能全球数字艺术创作;深圳爱图仕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838项全球专利构筑影像技术壁垒,其LED影视灯斩获“省级单项冠军”,并于2024年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好莱坞专业影视团队的“中国之光”。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自研动力型叠片软包锂聚合物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更是全球首个研发出“智能无人机电池”的电池厂家,彰显“中国智造”硬实力;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绿色环保电池研发,与哈工大等知名高校深度合作突破三电极动力锂电池技术,以“环保+创新”双轮驱动,赋能全球电子设备市场。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消费级3D打印生态领创者,其办公地点设在民治,而其发源地及工厂则位于大浪。公司不仅构建了涵盖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等全产业链生态圈,更通过公益项目推动科技向善,支持巴西太空机器人、坦桑尼亚义肢制作,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截至目前,龙华区培育出众多优质企业:拥有国家、省、市级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 10 家、28 家、23 家;国家重点 “小巨人” 企业 7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138 家(含外区迁入 1 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842 家,同样位列全市第三;创新型中小企业 2940 家,排名全市第二,彰显出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与产业活力。
工业是龙华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服务业则是其主要支撑与重要引擎。龙华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本、制造业为主导,以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为主引擎,以 “1+2+3” 制造业体系与 “3+3+2” 服务业体系互促融合为主抓手,全力构建独具龙华特色与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更高维度上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 “脊梁”。
三街道16家企业入选占比超过76% 立足工业基础街道抢占新赛道发展先机
在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评选中,龙华区共有 21 家企业入选。值得关注的是,入选企业的区域分布呈现独特格局,与龙华区商业 “南旺北淡” 的传统印象形成鲜明反差。大浪街道、观湖街道、民治街道表现突出,共 16 家企业入选,占比超过 76%。其中,大浪街道有汉王友基、创想三维等 6 家企业;观湖街道涵盖国瓷永丰源、捷顺科技等 6 家企业;民治街道则有创想三维科技、汇北川科技等 5 家企业。
以观湖街道为例,作为龙华区北中心战略支点,尽管商业发展尚待完善,但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24 年,观湖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553.6 亿元,同比增长 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138.6 亿元,增速位居全区第一。这一成绩得益于大规模土地整备,两年累计整备连片产业用地 121 公顷,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观湖街道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医疗为三大主导产业,以新型储能、数字能源、低空经济为三大未来产业,园区建设成果显著。该街道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推动三一云都、锦绣科学园打造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鸿湖科技园依托鹭湖高新产业带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结合九龙山智能科技城国家高新园片区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打造生态与建筑融合的绿氧智创产业新城。2024 年,观湖街道四上企业达 639 家,拥有 13 家总部企业、11 家上市企业、6 家新三板企业、63 家四类百强企业;此外,还有 245 家专精特新企业、25 家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以及 543 家国高企业,产业实力强劲。
大浪街道同样有 6 家企业上榜。这里不仅是闻名世界的大浪时尚小镇,承载着时尚产业发展重任,其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也不容小觑。2024 年,大浪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 900 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区前列,累计培育上市企业总数位居全区第一。数字经济、时尚经济、低空经济成为大浪街道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三大 “王牌”。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数量稳居全区首位,产业规模超过 599 亿元,增速达 14.2%,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在商业领域,大浪街道与观湖街道形成鲜明对比,其大浪商圈被纳入深圳区域级活力商圈,依托新青工消费群体发展起来的后浪新天地,已成为商业旺区,节假日均人流量超 12 万人次,年销售额超 20 亿元,商业活力十足。大浪街道通过工业、时尚、商业多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实现发展的转型升级。
有着 “宇宙中心” 戏称的民治街道拥有 4 家区域级活力商圈,此次也有 5 家企业上榜,充分表明地处深圳都市核心区的民治在工业制造领域同样毫不懈怠。2024 年,民治规上工业、社消零增长率排名全区第一,服务业营收占全区比重约 50%。短短四年间,规上企业数量实现近三倍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是增长超十倍,发展势头迅猛。
观澜街道此次也有 3 家企业入选。作为七大重点产业片区之一,观澜街道被定位为观澜生态基地,在商业规划中被打造为特色商圈。在推进特色商业与生态建设的同时,观澜街道始终将工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年,观澜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8.2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1%,为大观澜分设十年来最高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达437亿元,同比增长15.1%。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稳居全区第一,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总数达29家,增量居全区第一。2025 年 4 月 24 日,观澜产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盛大举行。以 “融绘澜图” 为主题,此次大会由区政府精心组织实施,彰显了区级层面对观澜街道生态文旅发展的高度重视与科学布局。大会集中推介龙华产文旅资源,助力观澜街道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发展。
在龙华区南北 “双中心” 战略布局中,南部中心已初具规模,高楼林立、商圈繁华、配套完善,现代都市气息浓厚,未来将进一步高标准打造深圳中轴数字城;北部中心正深化规划设计,以鹭湖中心城为核心,全力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圳新一代中心区。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制造业大区,工业是龙华区发展的鲜明底色。六大街道以工业为根基,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有的街道形成一业独大的发展特色,有的街道则呈现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大浪街道凭借工业基础,在时尚产业领域崭露头角,商业发展也成绩斐然;观湖街道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核心动力;观澜街道则立足工业,依托丰富的文化历史生态资源,积极开拓文旅生态经济新赛道;龙华街道保持工业龙头地位的同时,正在打造全国级的超级商圈。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中轴枢纽和深圳都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华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新机遇。随着深圳产业发展战略重心向龙华区转移,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加速推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认为,在这一进程中,龙华区各街道既面临着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契机,也不得不直面转型期的阵痛与诸多挑战。唯有立足深厚的工业发展基础,持续创新突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积极开拓新的发展赛道,方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崭露头角,紧跟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时代步伐。
在汪云兴看来,从区级政府的宏观战略层面来看,龙华区通过精心布局七大重点产业片区,实施南北双中心发展战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产业空间格局。制造业作为龙华经济稳健发展的 “压舱石”,巩固其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当前关键任务。为此,龙华区从更高维度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发展优势,积极推动各街道实现差异化竞争与互补型合作,全力打造以工业为根基、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实践中,龙华区始终坚持保持制造业的合理比重,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产业着力完善 “链式改造” 机制,推动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持续健全专项政策体系乐众盈,培育发展动能;未来产业注重优化投入增长机制,抢占发展先机,全力将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底做强做优,并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